(資料圖片)
此時,云霞映花木,清風也溫柔,短暫而美好的四月天在人間。樹葉的影子,被陽光畫在小道上,陰涼而暖和,是暮春的浪漫。春蕊顏尚鮮,夏花輕翹首,柔風還留戀著人間,絢麗的初夏已是等不及了。
在春夏即將相遇之時,臨滄雙江勐庫鎮的壩糯老村,剛剛經歷了采茶的熱鬧。一葉葉鮮芽,離開茶樹,經過凋萎、殺青、冷涼、揉捻、干燥、分篩等工序,成為條索清晰明亮、肥碩顯毫、香氣濃郁的壩糯茶。
位于勐庫鎮東邊的壩糯老寨,狹窄而崎嶇的山道盤旋于高山之上,要想到達清香脈脈的茶林,可謂“行路難”,尤其經歷過風雨之后,座座巍峨的山峰,更顯奇峻。恐怕也只有閱歷豐富的馬幫,才能在山間來回了。
生長于壩糯的古茶樹,占據著勐庫東半山的最高點,相對而言,更容易受到太陽的照拂,茶葉內的營養物質更加豐富。而到了寧靜的夜晚,氣溫較低,正是茶樹休養的良辰,其體內的營養物質也只有一小部分會被消耗。這種高海拔、低氣壓、空氣相對稀薄的環境,促生了茶樹蒸騰作用加快的效果,使得更加充沛的芳香物質在茶葉內慢慢沉淀,最終轉化為高揚濃郁的茶香。
于茶樹而言,壩糯老寨的地理優勢得天獨厚,正是因為這樣一方所在,壩糯茶才能擁有醇厚的茶味,以及豐富的內涵。
壩糯是現存古茶樹最多的寨子,這里的茶樹,一些是勐庫特有種野生茶經人工馴化后的變種,一些是三百多年前由西雙版納引種至勐庫之后的變種,發展至今時,它們已有一個響亮的名字——勐庫大葉種。
暖春,擇一個晴朗的日子,于露干之后采摘鮮芽,所制成的壩糯茶,湯質充滿陽剛之氣,香高、勁揚、味剛,口感豐富飽滿,甘甜質厚,茶氣強而有力,氣足韻長。
經過水的洗禮之后,茶葉散發出芬芳,同時慢慢恢復在山林時的形狀。肥瘦相宜的葉形,說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初見天地時鮮嫩的青綠色已不見,因為聽過了時間的故事,頗為厚重的黃綠色,是它展現給茶人的,最自然的樣子。而清晰的葉脈,則代表著那一點不變的純粹。
品飲之時,茶葉、湯色均是景。茶葉背后,是壩糯老寨的閱歷,細品方能略感一二。亮黃似新蜜、純澈如水晶的湯色里,藏著采茶、制茶的故事,細嗅縷縷清香,慢飲一盞醇厚,人也能在茶韻間遇見那些美麗的風景,這風景,是屬于茶的,亦是屬于人的。
四月天不會久留,佳茗清逢水,絲縷香霧生,偷一寸韶華,把盞話芳辰,也可以是回應它的一種方式。